沈常福馬戲團是一包含雜耍、動物雜技等的馬戲團,起源自東南亞。在50年代四周表演,其中曾到黃大仙徙置區西南邊,一條棄置機場跑道迴旋處;及後建成徙置區職員宿舍、啟明樓、啟德樓及大成中學所在地。 當時娛樂並不...
在黃大仙有一條超過30年歷史既「臨時天橋」,現時已被拆卸,但曾經是上一代黃大仙居民的集體回憶,所以舊橋的一部分仍保留在新橋的旁邊,大家經過可以過去留意下。 根據不少居民的描述,每當有巴士經過的時候,站在...
沙田坳道是貫穿黃大仙區的一條縱軸道路,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背景,超過100年歷史,由英軍所建,在未有九廣鐵路開通及大埔公路之前,它是通往新獅子山及沙田新界的主要山路,從前一般人叫它做"正街"。
黃大仙文化公園位於九龍黃大仙摩士公園,為一個公園中的公園,入口設於東頭村道及大成街。公園原址為摩士二號公園的苗圃,後來由黃大仙區民政事務總署撥款1,370萬港元,改建為一個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公園,於2008年1...
黃大仙睦鄰街遊樂場有一棵以茂密氣根而聞名的細葉榕,除了在《古樹名木冊》佔一席位,更於回歸當年被選為市區十大樹王之一,有「美髯公」美譽。該榕樹高15米、樹冠24米闊,主幹直徑達1.835米,其傘形的樹冠成為行人...